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9:赵姬之乱
内容简介
秦始皇生父之谜很大程度上是由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引起的。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赵姬,也正因为嫁给了异人而成为了秦国的王后,更因为生下赵政,也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而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然而历史上对于赵姬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很多人认为赵姬生性淫荡,纵容男宠,误国误民。那么历史上的赵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赵姬作为连接吕不韦,异人,秦始皇的关键人物,对秦国统一六国又有着怎样的影响?王立群先生将从公元前257年,秦赵之间爆发的一场惨烈战争为切入点,用现代视角为您精彩讲述赵姬的悲喜人生。
全文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这一年,秦国对赵国的都城发动了一次猛烈的进攻。因为在这之前,秦国已经把赵国的主力消灭掉了,所以这一次秦军进攻的目的是想一举把赵国的都城邯郸拿下来。所以这一年,赵国都城邯郸的军民举行了一个可以说十分悲壮惨烈的都城保卫战。秦军打的并不顺利,但是赵国的最高当局知道,秦军这一次是要把邯郸拿下来,把赵国灭掉。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当局就做了一个决定,杀掉异人。因为你要亡我这个国家了,再留人质也没用了。这个决定作出来以后,被吕不韦知道了,就想办法。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钱,所以吕不韦花了600金的重金,收买了两方面人员。一个是看守异人住宅的人员,另一个是把守城门的官员,结果吕不韦带着异人就逃出去了。但是异人的夫人就惨了,赵姬不能走啊,600金只能买两条命,所以赵姬带着儿子赵政立即就逃了。因为赵国抓不到一人,就要抓他的夫人儿子。就这样,赵姬带着儿子,东躲西藏,在赵国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因为只要被抓住,一定就会被处死。这个时候,赵政才两岁。几年以后,公元前251年,做了56年秦王的昭襄王终于死了,总算是死掉了,在他死前已经熬死了一个太子了。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承王位,也就是秦孝文王。这个时候,异人为了讨华阳夫人的喜欢,已经改名叫子楚。子楚就被立为太子,这样一来,赵姬在赵国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下子变成太子的夫人了。因为子楚将来要是继位的话,赵姬有可能就是王后。赵政的地位也变了,他是子楚的嫡子,有可能将来做太子,所以赵国就不敢再追杀了,反而是千方百计找到他们,非常礼貌的把赵姬和赵政送回到秦国。这样赵姬就结束了在赵国的流亡生活,这个时候赵政已经9岁了,可以说他在赵国度过了非常痛苦的,噩梦般的九年童年生活。赵姬总算是平安回来了,但是回来以后,因为毕竟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大儿子已经死过了,二儿子安国君继位。安国君看来身体不如他的父亲,虽然继位了,也已经被他父亲熬得差不多了。安国君秋天忙着处理父亲的丧事,秦国当时实行10月是第一个月,然后到10月改元,继位三天,死了。安国君身体健康状况太差,正是继位三天就死了。所以异人就成为国君,就是秦庄襄王,赵姬就成了王后,赵政就成了太子。所以对于赵姬来说,总算是熬出头了,可以说苦尽甘来。但是人世间往往幸福是短暂的,庄襄王身体也不好,继位三年死了,他的儿子赵政继位为秦王,这个时候赵政才13岁。当然13岁的孩子做了国君,这是一个幸事,但是赵姬就惨了。赵姬从吕不韦那儿转到异人,也就是子楚,生下赵政。在赵国过的日子很不好,回到秦国刚好起来,丈夫死了,儿子13岁,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当时赵姬也就是30岁上下。对赵姬来说很不幸,30岁左右,丈夫死了。如果是今天,30岁左右重组家庭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想在秦国,她是王太后,怎么重组家庭?没有人敢来承担这个角色,也不可能。所以赵姬尽管已经做了王太后,儿子又小,成了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政人,但是她的生活可以说一下子变得孤孤单单,冷冷清清了。但是赵姬这个人并不甘于寂寞,她不能够再嫁,但是她觉得自己还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男人进入了赵姬的视野,这个男人就是吕不韦。第一,吕不韦是她的前夫,过去曾经有共同生活的经历;第二,吕不韦这个时候是秦国的相国,秦朝的制度,丞相有两个,相国只有一个。这时候,由于秦王嬴政年龄很小,国家大政都交给吕不韦处理。庄襄王子楚在位的时候,吕不韦已经是丞相,现在变成相国,所以有这么个基础,他掌握国家大政。而这个国家大政,又必须向太后最后请示,工作上有联系,过去又是夫妻,所以,赵姬就选准了吕不韦,要吕不韦做一个代用品。虽然赵姬这时候是太后,但是太后的身份,并不能禁锢住她心灵和肉体的需求,她需要吕不韦。吕不韦对赵姬是一种政治需求,吕不韦好不容易做了相国,代替嬴政总揽大政,但是,吕不韦毕竟是臣子。赵姬虽然年轻,毕竟是太后,是君。吕不韦如果违抗赵姬的命令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他是很了解的。据史书记载,吕不韦就经常进宫和太后私通。
解说: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登上秦王的宝座,赵姬的人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三十多岁就贵为王太后。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赵姬虽然可以尽享富贵,但这一切的代价是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赵姬不甘寂寞,最终于吕不韦再续前缘。而此时的吕不韦已经身为相国,达到了权力的顶点。精明的吕不韦不会不知道,他和赵姬的私情,一旦被秦王嬴政知道,他的辉煌人生就会就此终结。但是王太后赵姬的要求又不好拒绝,左右为难的吕不韦又该怎么办呢?
对秦王嬴政来说,吕不韦尽管没有给嬴政生命,但是我认为,吕不韦对嬴政,恰如一对高堂红烛,照亮了他的生命和前途。因为如果没有邯郸献姬,就没有嬴政的生命,也就没有嬴政今天的一切。所以吕不韦对嬴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所以嬴政即位以后,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所谓仲父,就是次于父亲的父辈。但是吕不韦知道,嬴政小的时候,他和赵姬的来往小孩不懂事。但是嬴政一天天长大,早晚会知道,知道了会怎么办。所以和太后的私通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吕不韦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转型为一个政治家,他是知道投资风险的一个人。他要规避这个风险,所以怎样回避这个风险,又不让太后感觉出来,吕不韦必须想个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找替身,找一个人能够代替我,就可以全身而退。然后吕不韦就到处找,最后竟然让他找到一个强壮的男人,这个人叫嫪毐。他把嫪毐收为自己的门客。找到嫪毐以后,第二个难题又出来了,怎么把一个强壮的男人送到王后的寝宫,又不让外人知道,这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有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吕不韦又想出一个方法,让他变成一个假宦官,这样既能瞒天过海,又能保持他的强壮的能力。这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好办。第一步,先找人告嫪毐犯了罪,处以宫刑。第二步,让太后私下里送一笔重礼,送给施宫刑的官员,官员受了太后的礼,又知道这是太后想要的,宫刑就是装装样子了。但是有一条,受过宫刑的男人没有胡须,因为他没有雄性激素了,不可能长胡子。这嫪毐长了满脸胡子,别的都可以瞒,满脸胡子一看就是假宦官。怎么办?一个字,拔,一根一根全拔了,这个我觉得也是很痛苦的。然后就说他是宦官,送到太后的寝宫。这个时候的赵姬,在和嫪毐相处的过程中间,竟然还怀孕了,一个寡居的王太后,竟然怀孕,这在秦宫中间是特大新闻,谁听了都会震惊。这个怀孕像怀才一样,是瞒不住的,因为体形会发生变化。所以太后就假装说我占卜了以后,住在咸阳宫不吉利,要到雍,就是今天山西的凤翔去住,那个地方离咸阳比较远。在那儿就生了一个,再生一个,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到了秦始皇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嫪毐在太后的授意下,被封为长信侯,而且把山阳封为他的食邑,就是今天河南的泌阳,获嘉这一带,他本人还住在京城。而且让嫪毐多的生活非常奢华,所以嫪毐这个时候在宫中,可以说在京城,享受的是顶级生活待遇。由于太后的支持,很多人都投奔嫪毐,因为他们觉得嫪毐在太后那儿说话算数,投奔嫪毐可以做官。这样嫪毐就从太后的一个男宠,一下变成秦国一个势力非常强大的集团,简直可以和吕不韦的集团对抗,嫪毐成了这个集团的首领,门客有一千多人。史书记载:“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国家大政无论大小,一律取决于嫪毐,嫪毐等于取代吕不韦掌权了。而且把整个太原郡封给了嫪毐。可以说赵姬在这个时候,是最得意的时候,也是赵姬忘形的时候,也种下了赵姬后来悲剧结局的一个种子。
解说:王太后赵姬不甘寂寞,先和吕不韦私通,后来又宠幸嫪毐。可以说赵姬在男女私情问题上越来越离谱。她宠幸嫪毐以后,竟然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嫪毐更是因为王太后的支持,权势渐渐和吕不韦比肩。但是逐渐长大的秦王嬴政不会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嫪毐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保证自己的安全呢?秦王嬴政对于猖狂的嫪毐,最后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秦始皇九年的四月,嬴政满22岁,他来到了雍地的祈年宫,举行加冠礼。按照秦国法律的规定,国君到了22岁,举行加冠礼,佩了长剑后,就可以执掌朝政了,就可以从太后那里把权力收回来。而在这个时候,嫪毐就借用,盗用王后和秦王的命令,调动军队发动叛乱。嫪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嫪毐这个人,是个胡作非为的人。他唯一的资本就是身体强壮,他的身份是太后的男宠,犯了三条杀头的罪:与太后私通,私生两子,这是第一个。按照《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和嫪毐两个人有个约定,假如秦王死了,由嫪毐和赵姬王太后生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是第二个。多年以来,他专擅朝政,为非作歹,这是第三个。在这三种死罪的情况下,他知道,嬴政一旦接管权力,他是第一个要被除掉的人,所以他只有铤而走险。这时候嫪毐集团的势力已经非常大了,这个集团中间,有卫尉和内史这样的高官。卫尉是秦朝宫殿里的警卫队长,内史是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加入了嫪毐集团。最后嫪毐决定发动叛乱,嬴政就派吕不韦带兵平叛,双方在咸阳城中间打了一仗,死了几百人,嫪毐事件很快就被平息了。所有参加平叛的人都得到了爵位,连参战的宦官也得到了爵位。嫪毐战败以后就逃了,嬴政就下令,谁能抓住嫪毐,赏一百万,谁能杀了嫪毐赏五十万。没有多久,嫪毐和他的骨干成员全部落网,所以到了九月份,秦王嬴政就把嫪毐车裂,用酷刑把嫪毐杀了,把他重要的骨干成员也杀了,然后把嫪毐的门客全部流放。这就是秦王嬴政即位以后遇到的第一次大的动荡。嬴政在处理这个问题中间,处事果断。因为他正式接掌权力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劲敌竟然是他母后的男宠,即使如此,他也毫不手软,调动军队平息叛乱。第二点,手腕强硬。他处理这个事情以后,杀嫪毐是必然的,同时,把嫪毐和太后生的两个儿子扑杀了。扑杀不是一般的杀,是装到袋子里面往下摔,摔死的,很残忍的。这是嬴政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扑杀的,说明嬴政手腕是很硬的。嫪毐被杀以后,赵姬就被流放了,流放到雍,监视居住,软禁起来了。
解说:公元前238年,年满22岁的秦王嬴政在雍城加冕,开始亲政。他首先以铁的手腕平息了嫪毐的叛乱,并果断将母后赵姬软禁起来,树立起作为秦王的王者风范。秦始皇的这次在政治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显示出日后统一六国的威严与魄力。可是不久,在一个神秘人物的劝说下,秦王嬴政竟然又把王太后赵姬放了出来。这个神秘人物是谁呢?他又是如何打动秦王嬴政的呢?
在赵姬被软禁起来不久以后,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个赵姬竟然又奇迹般的回来了,这里面有牵涉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茅焦。赵姬作为王太后被软禁以后,很多人劝说秦王,秦王嬴政下了一个命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段其四支”。谁敢来劝这个事,那就杀头,杀完头以后,还把四肢斩断。结果接二连三,游人来说情,先后来了27个人,嬴政也杀了27个人。这时候,第28个人来了,这个人就是茅焦。茅焦一说求见秦王,嬴政就说了,已经死了27个了,问他怎么想。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28宿,现在才死了27个,我来凑够28个,就这么来了。嬴政一听,这是公开顶撞我,所以嬴政就抱着一把剑,召见茅焦。茅焦见了秦王以后就说,你作为秦王,车裂义父,杀死两弟,软禁母后,比历史上亡国的夏桀,殷纣王还要厉害。你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天下的人不敢到秦国来帮助你统一天下,我的话说完了,我下面受刑。茅焦当场把衣服一脱,就下去准备挨刀。这话一说完,秦始皇一听,马上脸就放下来了,亲自走下台阶,拉着茅焦的手,说先生说的对,把衣服捡起来,帮茅焦穿上。不但没有杀茅焦,而且还立刻提拔茅焦做上卿。那么为什么不杀他呢?茅焦有一句话很厉害,点到秦始皇的心窝里去了。他说你软禁母后,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让天下人知道你是个不孝之君,妨碍你统一天下。这一点击中了秦王嬴政的要害,嬴政最害怕的就是处理这件事情给统一天下带来障碍。所以嬴政礼遇的接待了茅焦。这下子,被软禁的赵姬就被放了回来。赵姬虽然回来了,但是代价十分惨重,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欢乐一去不返,十年以后,也就是秦始皇十九年,40岁左右的赵姬,在咸阳宫中郁郁寡欢的病死了。
在秦王嬴政幼冲之年,赵姬是法定的最高权力掌握者,拥有决策权,包括相国作的决定都可以否决。就是她本身,按照法律规定拥有权力,这是第一。第二,生活放荡。赵姬很不检点,有可理解的一面,30岁左右的一个王后,寡居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但是毕竟她是王太后,如果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坏,而赵姬先想得到的是吕不韦,后来想得到的是嫪毐,所以这个人生活上是有问题的。第三,不懂政治,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她可以拥有男宠,并不犯法,但是不能给男宠权力。如果你把国家大政交给嫪毐处理,这就过了。赵姬应当保持一种低调的生活,不能让男宠成为一种政治集团,赵姬对这一点完全不懂,她自恃自己是太后,为所欲为,让她的男宠既富且贵,让嫪毐专擅朝政,这是赵姬人生的一大败笔。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嫪毐的野心就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想让自己和王太后的孩子做秦王。不但是乱了朝政,也扰乱了秦国国君的继承制,这时赵姬很糊涂的地方。第四,赵姬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幸的。中国古代后宫的嫔妃,大致上是两类,一类是极力想挤进权力的中心,像吕后,武则天都是这样的人。另一类,不想进政治圈里去,不想做政治人物,但是不自觉被卷进权力中心。赵姬就是被卷进去的一个人。她是被动的卷进权利斗争当中。本来秦王嬴政即位以后,嫪毐集团,吕不韦集团都是他执政的障碍,和赵姬无关。结果赵姬卷进去了。所以赵姬这个人,对吕不韦来说,是一个政治投资的筹码;对子楚,也就是异人,是一个发泄私欲的工具;对嬴政来说,是一个表现孝顺的道具;对嫪毐来说,是攫取权力的一个阶梯。赵姬的一生始终是秦国政治的一个棋子,主动权不在她的手里,别人不断的拿着她下政治棋,做政治赌注。所以赵姬尽管有她的毛病,比如说生活放荡,但是赵姬,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幸的。所以有些史学界对赵姬的评价过低,其实这个人也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当然,赵姬之乱不但影响了嫪毐,还牵涉到了吕不韦,他为什么会被牵涉到赵姬之乱中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