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 。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粤剧名曲有《帝女花》、《紫钗记》、《西楼错梦》、《牡丹亭惊梦》、《三笑姻缘》、《李后主 》、《雷鸣金鼓战笳声》、《柳毅传书 》、《楼台会》 、《九天玄女》、《山伯临终》、《客途秋恨》、《三看御妹 》、《醉打金枝 》、《昭君出塞》等。
共2条信息,分1页 每页显示20条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