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西湖春感
作者:张炎 点击:177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宋词三百首——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元初曾北游元都,失意南归。晚年在浙江、苏州一带漫游,与周密、王沂孙为词友。一生飘泊,以布衣终老。其词用字工巧,追求典雅,为南宋格律派最后一位重要词人。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词集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
[接叶巢莺]树叶茂密,叶片相接,莺筑巢于枝上。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平波卷絮]柳絮飘落湖面,被水波卷入水中。[断桥]又名段家桥,在杭州西湖白沙堤东,里湖和外湖之间。[西泠]桥名,又名西陵桥、西林桥,将里湖外湖分开,为游冶繁盛去处。[韦曲]古地名,在唐代长安城南,唐代韦氏贵族世居于此。此处代指贵族居住区。[斜川]古地名,在江西星子、都昌两县之间,风景秀美。陶渊明归隐后常来此游息。此处代指幽雅名胜之所。[怕听啼鹃]啼鹃指杜鹃鸟,据说为蜀帝魂魄所化,其啼声哀苦。
上一篇: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下一篇:女冠子·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