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瀚岳国学馆诗词宋词→谢池春·壮岁从戎

谢池春·壮岁从戎

作者:陆游 点击:143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注解——

①“谢池春”:词牌名,又名“风中柳”、“玉莲花”等。

②“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③“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1] 

④“狼烟”:烽火。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⑤“戍”:守边的意思。

⑥“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⑦“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创作背景——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在这里任职,词人有机会到前线参加一些军事活动,这符合他报效祖国、收复失地的的心愿。因而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