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怒斥洪承畴
明末,民族英雄黄道周(公元1585~1646年),在抗击清兵时被俘,囚禁于南京。叛国投敌的洪承畴奉了主子清将多尔衮之命,想凭自己与黄都是福建闽南人的老乡关系,到监狱里去向黄诱降。 洪承畴一到狱中,首先自报姓名“洪承畴”。黄道周连声叱喝道:“你何方鬼怪,敢冒充洪承畴来此。大明三边总督,六省经略洪承畴早已殉国,先帝已替他祭过了。你这个鬼怪给我滚出去!” 洪承畴十分尴尬,只好退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8 阅读:541 日期:2010/7/23
洪承畴降清受嘲讽
明末重臣洪承畴(公元1593~1665年)是福建南安人。此人平素道貌岸然,开口忠君,闭口爱国,并亲笔撰书一联挂于中堂: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真是信誓旦旦,念念不忘“忠君、守节”。可是曾几何时,清兵入关,洪在松山被俘,就屈膝事清了。 之后,许多他的同僚,如史可法、郑成功等人,坚决抗清,甚至壮烈牺牲。人们鉴于这忠奸分明、真伪若揭的现象更加敬仰民族英雄,谴责民族败类。于是有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7 阅读:685 日期:2010/7/23
张天师敲诈反被诈
明代在江西龙虎山上的天师府被火焚后,张天师以修庙为名四处化缘,实际是敲诈,不但重修了天师府,而且发了一笔横财。张天师为了装饰门面,特地派专人以天师府名义,进京央请礼部尚书、当时名书法家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撰写一副门联。董其昌素知张天师是一个无孔不入的敲诈能手,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面答应下来,一面乘机向张天师反敲一竹杠。三天后,董将字纸密密封好,交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6 阅读:843 日期:2010/7/2
徐白衣嘲讽科第
明朝江阴有个徐,聪敏好学,很有才干,未经科举考试而进身吏员,一直擢升为兵部尚书。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们认为他是白衣出身,没有“功名”,有点看不起他。 有一次科举出身的秀才举人们串通一气,纠合县官,在县衙请客,想出徐的丑。县官指着桌子上的水果为题,让大家作对联。徐看破他们的用意,便吟了一联道: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隐喻那些科举出身的黉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5 阅读:460 日期:2010/6/28
吴承恩隐语讽奸商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幼年时家境贫寒。他父亲吴锐是个小商人,为人憨厚老实,买卖公平。贪官税吏欺他懦弱,常拿他的东西不给钱,还要加重税收。吴锐只得忍气吞声,独自抱着一本书,呆呆地看着。于是,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吴痴子”。而那些嘴巴刻薄的人竟叫吴承恩“小痴子”。
岂知“小痴子”却极有才学,与他父亲大不一样。有一次,当地恶霸粮商张皇兴路过吴家,他听说吴承恩年少有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4 阅读:499 日期:2010/5/22
伍文定挖苦“酸”知府
明朝有个叫伍文定的,他文武双全,做过兵部尚书。伍文定为人正直,很讲忠义。有一次,他跟一个知府穿着便衣到城外散步。走到一处宅院门口,见一个年轻姑娘正蹬着梯子,往外看风景。她穿着粉红色的衣裳,像是一朵花。那个知府很不正经,见了这么漂亮的姑娘,眼睛就直了,使劲盯着看。姑娘赶紧缩回了身子,不见了。知府还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发愣,还摇晃着脑袋说: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3 阅读:486 日期:2010/5/22
解缙书联耻笑秀才
明初大学士解缙因擅长对对联,被人们誉为“对联大师”,名声一天天大起来。许多人都向他请教。但也有一班自恃才学出众的人不服气。一天,有个秀才,要来与他比试高低。 两人一对阵,这个秀才便摇头晃脑地念道: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解缙听了,感到这个秀才可鄙可笑,当即就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他: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把那个搬弄是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 阅读:771 日期:2010/5/22
解缙宴会联嘲权臣
明朝有个神童叫解缙,常借用诗文、对联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材短小,有位权臣便在一次宴会上当众取笑他。权臣出一上联让他对,联曰: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听了,皆相视而笑。那位权臣自讨没趣,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做声不得。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 阅读:825 日期:2010/5/22
朱元璋为僧对妙对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17岁那年,家乡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生活非常困难。接着又发生瘟疫,未及半月,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死亡。他无依无靠,乃由邻居汪大娘指引,来到离村不远的“皇觉寺”为僧。 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施主叶员外的小少爷———叶秀才。长老同朱元璋陪同游玩。叶秀才见庙边田里有几个尼姑担禾,便口占一联曰: 师姑田里担禾上 “禾上”谐音隐指“和尚”。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0 阅读:1062 日期:2010/5/21
小丫环与马远斗对
据说,被人称为“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小时性顽贪玩,不喜读书。 一天,马远偷偷溜出学馆,跑到塘边,攀柳折枝,搅水逐鱼,好不痛快。他玩得正开心,南邻一个丫环担着两只水桶走来。马远怪她搅了兴致,想吓她一下。待那丫环打满水挑起欲走之时,躲在树后的马远,“呔嗨”一声喊叫,吓得姑娘跌坐地上,水也泼了满身。马远还不甘休,装腔作势地喊道: 挑水丫头谁家女 没想到那丫环竟大着胆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9 阅读:608 日期:2010/4/30
名家对联故事排行
·郭沫若对联故事(27)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