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李鸿章相讥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关系密切,往来频繁。有一次,曾突然来到李府,见李正替小妾搓脚,便信口说:“我得一上联,祈贤契对下联。”李鸿章只好惶愧地欠身相应。曾国藩口中念念有词,其上联云: 与如夫人搓脚 李鸿章见曾戏谑自己,也不顾及二者关系,反唇相讥对下联道: 是次进士出身 曾国藩啼笑皆非,奈何不得,自好作罢。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8 阅读:873 日期:2010/7/24
翁同和李鸿章互嘲
据说,清朝末年江苏常熟人翁同和,是当时的维新派,曾任户部尚书。户部专管租税钱谷和国家的财政收支,相当于古代的大司农官职,故亦称为司农。他在职期间,与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意见不合。李鸿章是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曾被清廷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又被任为全权大臣,其职权等于过去的宰相。有一次,翁同和以李鸿章的官职籍贯并利用一词两义的双关语,出联讥讽李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7 阅读:910 日期:2010/6/6
魏光焘巧讥同僚们
魏光焘,湖南省隆回县金谭乡人,是我国近代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魏源的族孙。1895年3月,日军侵犯辽宁牛庄时,魏光焘指挥所部与敌激战,重创日军。战后,他历任江西布政使、云贵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 一次,魏光焘举行家宴,邀请同僚做客。同僚们都是有些地位的读书人,瞧不起戎马出身的魏光焘。酒至半酣,一位客人用筷子夹着一粒杨梅,站起身来,斯斯文文地说: 杨梅,杨梅,孔子颜回,家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6 阅读:584 日期:2010/7/24
张之洞索下联挨骂
清末,张之洞督军湖北,有个穷书生不满于当时贪官污吏的作威作福,想借个机会骂一骂,出出怨气。于是,写了一条上联,寄给张之洞,要张对下联。其联云: 之字路偏要你走 张之洞及其幕僚看后,冥思苦想多日,仍无法对出,最后,不得不求教于那位穷书生。书生寄来的下联竟是明明白白嘲笑他的: 洞中怪且奈我何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 阅读:676 日期:2010/7/24
韩出对求才得才
清代文学名家韩,号慕庐,才学敏思,由状元官至礼部尚书。他爱才求才出于至诚,这里记述他一则求才得才的故事。 韩酷好山水,有暇常同二三友人徜徉泉石之间。一日,至一山庄,闻读书声,循声而往,乃某官僚地主的家塾。这一天某官僚文兴勃发,来至塾中,亲为学生授课。课文是《礼记·曲礼篇》,官僚竟把“临财毋苟得”的“毋”(勿)读成“母”,学生也跟着读成“临财母苟得”。 韩尚书听了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4 阅读:492 日期:2010/7/24
王应遇讽世态炎凉
清朝,广东东莞县才子王应遇一榜得中进士,返里祭祖时,过去一向冷落的门庭突然热闹起来,当地名流、豪绅纷纷上门。此时,适逢家乡唱大戏,豪绅纷纷献媚,请王应遇题副对联,王即乘兴挥就一联: 昔日未登台,世上几人曾识我 今朝初报鼓,场中哪个不抬头 王应遇借联言情,入木三分地针砭了世间人情的炎凉。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3 阅读:570 日期:2010/7/24
魏源续对斗败文痞
清代文学家魏源(公元1794~1856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1岁那年,当众揭露了一个文痞抄袭他人诗作。那文痞恼羞成怒,指着灯笼里的蜡烛用顶针法出一上联,威胁魏源说: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毫不示弱地答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那文痞挨了骂,用拆字法又气冲冲地出上联: 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立即回敬道: 愚犬称王即是狂 那文痞见压不过他,只好灰溜溜地跑了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2 阅读:650 日期:2010/7/24
李鸿章求情除对联
清道光年间,地位显赫的李鸿章到了武昌。与他同榜的安庆人舒铁香,几次来衙门拜访,却未得一见,都被李鸿章手下的人挡了驾。 舒铁香很生气。这天,他去游黄鹤楼,看见粉墙上有许多人题的对联和诗词,便也写了一副对联发发牢骚: 同榜贵人多,饶他稳坐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人们看了,知道这是嘲讽李鸿章的,说他官做大了,不认老朋友了,一点道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1 阅读:789 日期:2010/6/10
纪晓岚嘲庸医二联
据说纪晓岚的家人生病,庸医误投药石致死,因而使纪深感为医之不易,又恨庸医之杀人。气愤之余,曾作集句联两副以嘲之: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此联本系袭用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的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纪晓岚故意把原句的二、三字颠倒过来,变成了讽刺庸医的妙联:说这医生医术不高明,常出医疗事故,所以病人都疏远他。 另一联是: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上联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0 阅读:612 日期:2010/7/24
曹雪芹应对骂财主
香山四王府村只有两眼水井在街中心,一眼在财主张伯元家后花园里。张伯元依仗权势,硬把街中心的井给填了。人们要吃水只好到他家里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个瓦罐,谁要挑水就得投进一个铜钱。乡亲们恨透了他。张伯元就写了一个上联: 丙丁壬癸何为水火 张伯元扬言:只要有人对出下联,他就认输,不再收水钱。 曹雪芹得知后,心想,这有何难。他叫人拿来纸笔,挥笔写道:甲乙庚辛什么东西 上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29 阅读:904 日期:2010/7/24
名家对联故事排行
·郭沫若对联故事(27)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