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淡如父子趣对联
有一次,何淡如捋着胡子万分感叹地吟出一条上联:剩得两撇胡须,此后唔知点算好 但反复吟哦,却许久想不出下联。这时,刚好他那平时待他无礼的儿子听到,不知是有意还是 无意随即接对下联曰: 养成一身贵骨,从今改过未为迟! 何听后亦欣然赞许。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6 阅读:657 日期:2010/5/18
何淡如题联诫老少
旧日佛山鹰咀沙近娼寮处之江口,搭有浮桥。佛山的“春色赛会”是很出名的,这个江口,也是观赏灯色的好去处,何淡如撰一联悬挂桥头云: 雨后步江桥,月色朦胧,老者尚防差错脚 灯前观火树,花枝摇曳,少年谁肯认低头 广东话之“差错脚”有“行差踏错”之意,其地近“娼寮”,可谓一语双关。下联亦有警世之意味。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5 阅读:771 日期:2010/5/31
何淡如戏联月饼名
粤式月饼,花样最多,何淡如有一联云: 咸月、甜月、五仁月、豆沙冰月、鹅油酥月 生烟、熟烟、孖姑烟、兰州水烟、鸦片公烟 此联上联都是月饼名,下联都是烟名。以“月”对“烟”,而各种烟名,又都是对得字字工整,颇饶奇趣。“姑”即雪茄,旧名淡巴菇。从这副对联,也可见当时(道光、咸丰年间)流行的是哪些粤式月饼。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4 阅读:710 日期:2010/8/13
何淡如联谈吃狗肉
广东人喜欢吃狗肉,由来已久,始于何时,难以稽考,但在何淡如的怪联中,就有一副是写狗肉的。联云: 狗仔煨浓,巧笑倩兮穿黑服 虾公蒸熟,鞠躬如也着红袍 “煨’,是烧焦了的意思。“巧笑倩兮穿黑服”,形容“狗仔煨”之后“依起棚牙”的形状。鞠躬如也着红袍”,则是形容虾公蒸熟之后的弯腰形状。这副对联可说是写得很“形象化”的。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3 阅读:817 日期:2010/8/13
何淡如的粤语对联
何淡如还有一副怪联,是必须懂得广东话才知其妙的。联云: 三间大屋间间间 九横长梯横横横 上联最后那个“间”字应读去声。即“间格”之“间”也。下联下面的三个“横”字都读广东土音的去声,一“横”梯即一级一步也。 何淡如似乎没有足以传他衣钵的门生,有关他教书的趣事甚多。据说有一次在学生课文后面作大批曰:“或明日搭渡过佛山。”该生愕然问道:“老师的批,学生看不懂啊!”他说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2 阅读:892 日期:2010/8/13
何淡如怪联何其多
何淡如的怪联,有个特色,方言口语的运用自然成趣,丝毫不落斧凿痕迹。例如: 一拳打出眼火 对面睇见牙烟 这副对联好像随口说出来的对话,乍听之下,你可能根本想不到它是对得十分工整的对联。设想有人在茶楼打架,旁观者见状惊呼:“哗!乜狼架!”然后加上这两句:“一拳打出眼火;对面睇见牙烟!”是不是如见其“事”,如闻其声又如: 四面云山谁做主 一头雾水不知宗 这副对联是以一句广州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1 阅读:862 日期:2010/8/13
何淡如奇才奇对联
何淡如,名雄,淡如是他的字。他是清朝同治年间的著名文人,中过举人,任过县学教谕。此人多学博闻,很有文才。 那时,何淡如多年居于香港,在香港一带很有名气,都知道他喜于用方言对对子,而且运用得自然成趣,惟肖惟妙,所以,慕名前往对对子的自然不少。 一日,何淡如在家闲暇无事,正捧一本《资治通鉴》览阅,忽一青年叩门而入,见到淡如便拱手作揖,说来请教对对子,并班门弄斧地先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90 阅读:939 日期:2010/8/13
李鸿章设置连环对
清朝末期一年的冬天,李鸿章操办北洋水师,他到威海卫去视察,看到水兵正在水中砸冰,于是出了一联道: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这是一联偕音连环对,士兵们没有谁对上,都在苦思默想。这时,有一个水兵见一个提水的尼姑摔了一跤,弄脏了衣服,便即兴对出了下联: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回 李鸿章听了之后,点头称善。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83 阅读:725 日期:2010/5/31
张之洞巧对陶然亭
清朝时候,紫禁城、社稷坛(现中山公园)、文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天坛、雍和宫、景山、北海、中南海、什刹海……都是禁区。不用说老百姓,就是大臣们也不能随便进入。要想跟亲朋好友找个清静又有风景之处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城外倒有几个地方,像西山八大处、香山潭柘寺……而城内,则只有陶然亭了。 不过,那时的陶然亭荒凉得很,除了有个亭子,有个慈悲庵,剩下的便是芦苇和坟头了。即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73 阅读:718 日期:2010/8/11
张之洞参加童子试
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达,河北南皮人。年幼读书时,馆师为了考他的文才,即景出一上联: 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张之洞对道: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观 另一次,张之洞参加县里童子试,有一个麻脸的主考官见他个子矮小,便出联戏他: 小孩子两腿木耳 张之洞反唇相讥: 老大人一脸花椒 “木耳”和“花椒”均属名菜,相对极工。 还有一次,张之洞游汉阳,有人出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472 阅读:656 日期:2010/6/12
名家对联故事排行
·郭沫若对联故事(27)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