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瀚岳国学馆→对联故事

对联

熊廷弼对惩歪秀才

明朝兵部尚书熊廷弼,自幼聪明透顶,才思过人,成为当时遐迩闻名的“神童”。8岁那年,他同公公去武昌卖鱼,迎面碰上武昌歪秀才。这歪秀才喝了半肚子墨水,取不到功名,却常常摆个文人的架势,满口之乎也者地欺讹百姓。这日他见公孙二人提着活鲜鲜的“武昌鱼”,又想白吃。他立即指着篮中一条二斤来重的鲜鱼说:“卖鱼老头!我出个对子你们对。对上了我出五钱银子:对不上,这条大武昌鱼就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62 阅读:529 日期:2010/5/20

刘伯温得助无名僧

刘伯温当了朱元璋的军师后,为朱元璋出了好多主意,灭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刘伯温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文章写得特别好。可这位大学问家也有被憋住的时候。 这一天,刘伯温从老家探亲回来,要到京城去见明太祖。半道上,他坐在船里,给朱元璋写奏章。可写到半截儿,写不下去了。这会儿,就听岸上有人喊:“请船停停,请船停停———”原来,岸上有个和尚想要搭船。刘伯温让船靠了岸,把和尚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60 阅读:597 日期:2010/6/5

刘伯温续联大气魄

朱元璋起义后,这年攻打姑苏城。姑苏,也就是苏州,古时属吴国,因此,他出了一联: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好气魄!“天下口”是“吞”,“天上口”是“吴”,也好绝妙! 他让军师刘伯温来对,刘伯温机智地按着上联的意思,对以: 人中王,人边王,意在全任 “人中王”是“全”,“人边王”是“任”(只有一横与一撇的区别,由于上联吞字首笔也不是一横,下联也能说得通)。在意思上更进一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9 阅读:706 日期:2010/5/19

刘伯温答联当军师

有一次,朱元璋率兵包围重庆,驻扎在马驿馆。第二天朱元璋到街上游玩,遇到一个卖蔬菜的,便和他谈起四川风景来。朱元璋看到这位农民谈吐不凡,便以四川风景为内容,出了一个上联求对: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那位农民不假思索地答道: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朱元璋一听,认为这位农民文才出奇,问那人姓名,才知道这人姓刘名基字伯温,原来也曾读过书,家境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8 阅读:667 日期:2010/8/8

朱元璋访贤征对联

朱元璋最喜欢作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他常微服私访,并同黎民百姓唱和对联。传说有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忽然来到一家酒店门口,看到一个秀才昂坐独酌,风度飘洒,于是便上前同他攀谈,问他何处人氏。那秀才答是“四川重庆府人”。朱元璋随即出一联曰: 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 那秀才也不含糊,他知道这人是要他应对,便据京城形势答道: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一听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7 阅读:1048 日期:2010/5/18

朱元璋题诗惊店主

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出了玄武湖,来到法宝寺。这时,法宝寺因连年战乱已被破坏得不成样子,转来转去也没遇上一个香客。朱元璋正在叹息,忽有一件东西吸引了他,使他破涕为笑。什么呢原来是一座高大的弥勒佛座像。那座佛慈眉善目,赤着上身,圆溜溜的大肚子,肚脐眼足装下三包草。朱元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顺口念道: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笑古今可笑之人 朱元璋又复吟一遍,十分得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6 阅读:1302 日期:2010/8/8

朱元璋出对考儿孙

朱元璋为了试探儿孙的才能,一次,他令孙子朱允赋诗。诗的最后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元璋喜欢豪放的诗风,看了这首诗,认为缺乏气度,颇不中意。为了启发允,朱元璋出联要他作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允应对: 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元璋觉得他的对联调子仍是低沉,毫无抱负,顿时气得沉下脸来。善于逢迎父皇的四子朱棣在旁,见此情景,即上前奏对: 日照龙鳞万点金 对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5 阅读:1140 日期:2010/6/20

七岁驿童对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明太祖。有关他的对联故事很多。下面就讲几个。有一次他作战途中,带兵路过一个驿站,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听差,在里面正忙活呐。朱元璋走过去问他在这儿干什么。小孩说:“我替爸爸在这儿当差呐。”那会儿规定,老百姓都得替朝廷白当差,要白干好些天的活儿,这叫做“差役”。朱元璋问他:“你能对对子吗”小孩说:“能。”朱元璋就说了个上句: 七岁儿童当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4 阅读:1094 日期:2010/5/19

朱元璋幼时属二对

朱元璋幼名重八,因出生那年,父母年龄合计88岁。他7岁那年遇上大旱,接着又是蝗灾。这天,靠在龙王庙墙壁边观看大人们祈神求雨的周德兴随口说道: 蹬足蹦下地 重八眼珠儿一转就对出: 撒翅飞上天 9岁那年,重八给田主刘德放牛。一天,他和几个穷小伙伴实在饿极了,但天还早又不敢回去,怕田主打骂,不得不把小牛打死,做起野餐。吃后,有的孩子怕了,重八却说:“不必怕,我自有主意。”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53 阅读:1309 日期:2010/8/8

欧阳修答随州妙对

相传,有一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到随州城(今属湖北)游玩。他走进一家茶馆品茶,见墙上有半副对联云: 八角楼,楼八角,一角点灯诸角亮 “好一条上联呀!”欧阳修十分赞赏,经过打听才知道是一位书生半年前写下的,可惜至今无人能对。 欧阳修品茗之后,吟诵一番,未得佳句。他步出茶馆,来到花溪河边,跨上伍眼桥,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一泓清泉,五孔流水”。桥下流水淙淙,碧波荡漾。“有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348 阅读:669 日期:2010/8/8
408条信息,分41页  每页显示10首页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