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瀚岳国学馆→对联故事

对联

杜秀才巧联斥贪官

传说明末年间,湖北襄阳有一个进士出身的人,补缺做了个知县。此人为官甚贪,搜刮民脂,盘剥民膏,苛捐杂税,无奇不有,可谓贪婪而残酷,弄得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这个贪官却自恃官高势大。百姓对这个狗官极为憎恨。一年春节将临,这个贪官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自吹自己的功业政绩,联曰: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老百姓见了无不嗤之以鼻,其中有个姓杜的秀才,更是气愤至极。他早就对狗贪官的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8 阅读:489 日期:2010/7/30

青黄不接万家空空

明朝末年,鲁西南发生了严重的天灾,先旱三月,后涝半年,粮食颗粒不收,民不聊生。第二年春天,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个县令却过开了生日,为了勒索寿礼,他不顾百姓死活,派出爪牙,四处抢掠。农民十分气愤,便商议撰写了一副对联,趁黑贴到了县衙门口: 县太爷过生日,金也要,银也要,鸡也要,黑白不分一把抓 小百姓过灾年,糠没有,菜没有,柴没有,青黄不接万家空 横批:知县快走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7 阅读:590 日期:2010/7/24

螃蟹八足横行九州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御史微服出访,来到江南松江府地面。途中遇到一位过去的同窗。这位同窗正在某官宦家任教书先生,挽留御史多住几日,御史欣然答应,并从同窗处得知了不少当地民情。 一天,正好是松江知府的寿辰,某官宦看御史谈吐不凡,便带他前往祝寿。入席时,宾主谦让座位,御史却毫不逊让,一下子坐到首位上。知府一看,心中便有几分不快,又不便发作,指着席上的松江名菜鲈鱼出了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6 阅读:853 日期:2010/6/1

百兽齐舞牛在其中

明朝福建莆田有个年满13岁的戴大宾。一天,一位官员来到他家,见他在认真学习,攻读诗书,以为他要考秀才,那官家想试试他的才思如何,便出一上联让他对: 月圆 戴大宾随即答道: 风扁 那官家问道:“风怎么能是扁的” “风见缝就钻,不是扁的怎么能行”戴大宾急促地回答。那官家无言以应。皱了皱眉又出一上联: 凤鸣 戴大宾随即对答: 牛舞 那官家莫名其妙,百思不解地问:“牛怎么能舞”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5 阅读:505 日期:2010/7/24

费宏答对儿骂奸贼

明朝的时候,费宏和哥哥都在朝廷里做官,可费宏比哥哥的官儿大。有一天,哥儿俩一块到一个朋友家去吃饭。那会儿官场的规矩是,不管岁数大小,只按官的大小,从上往下挨着坐。按官职,费宏就坐在了哥哥的上头,可他又觉着今天是家常便饭,别那么多讲究了。他就跟哥哥换了一下坐位,让哥哥坐在他上边。哥儿俩正换坐位时,突然,从门外乱哄哄地闯进来一伙人,走在前边的是大太监刘瑾。 刘瑾在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4 阅读:597 日期:2010/7/30

贾实斋骂人反被骂

明朝的贾实斋是地方上的名人,挺有势力,他仗着自个儿脑子快,常拿别人开心。 一年冬天,他正在家里看书,忽然看见外边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鹅毛大雪。贾实斋来了兴头,赶紧披上貂皮大衣,站在家门口的高台阶上看雪景。 一会儿,走来一个少年,是贾实斋的街坊。少年姓倪,长了一脸麻子,人们都叫他“倪麻子”。倪麻子脚上穿着一双下边有齿的木板拖鞋,他走过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坑坑点点的脚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3 阅读:542 日期:2010/7/30

四才子桥上“晒文章”

相传,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四个学生(陈际泰、罗万藻、张世纯、艾南英),一日袒胸露腹,横卧文昌桥上,美其名曰:“晒文章”。 抚州知府打桥前路过,他们也不起来,扬言要对上他们的对题,方可过桥。知府大人没有对上下联,只好绕道而行。堂堂知府受了几个秀才的嘲弄,心中大为不快。于是,写出半副对子,派人送给四秀才。那上联是: 文昌桥上,秀才赤身露体,斯文丧尽 不料,四秀才立即对上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2 阅读:496 日期:2010/6/2

恶内遇着恶缙绅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内(朝中宦官)奉命入浙江,与司北关的南户曹和司南关的北户曹对饮。这个内自恃从朝廷而来,想欺压一下两个户曹,便在酒酣之际出句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那料其中有个缙绅也不是好惹的。他知道这位内在朝中官职卑微,便对句说: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内听了,不禁勃然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1 阅读:605 日期:2010/7/30

徐广文联句驱睡意

明代时,书生徐广文勤奋好学,机敏过人。一天晚上,他和一位名叫唐万阳的书友在灯下夜读时,更深神倦,不觉捧书睡去。唐万阳把徐广文唤醒,为了提起他的精神,便给他出了一个上联,让他答对: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徐广文被他唤醒,尚睡意惺忪,听了这个善意的讽刺句,已清醒了许多。他略作思索,对了一个自我解嘲的下联: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对句工巧,两人不禁哈哈大笑一阵,睡意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70 阅读:443 日期:2010/7/26

林奏我对句结怨仇

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东石乡有一名士蔡逢益,为人耿直,秉性骄矜。他一面开馆教书,一面苦读。 一天,他为学生留的作业是对句: 木叶落尽山露骨 学生们谁也对不上。这时,村里来了一位卖书笔的小贩,帮助孩子们对出: 莲房抽高水穿心 蔡逢益知道是别人代作的,就找来小贩,当面奚落他: 锡瓶圆广,何必旁边插嘴 小贩回答他: 铁锁方型,岂知内里参差 蔡逢益见此人如此放肆,接着出对: 狂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69 阅读:509 日期:2010/7/25
408条信息,分41页  每页显示10首页 上一页 [1]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