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瀚岳国学馆→对联故事

对联

杨杏佛挽李大钊联

杨杏佛是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清江县人,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1932年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担任副会长兼总干事,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支持共产党的革命主张。1933年4月,北京各力量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发动下,举行对李大钊烈士的隆重公祭。公祭后又游行示威。杨杏佛不顾个人安危,亲笔书写了一副爱憎分明、立场鲜明的挽联,悬置在公祭、游行的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30 阅读:579 日期:2010/8/31

毛泽东等悼范旭东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爱国实业家范旭东,湖南湘阴人。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曾在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任职。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精盐厂、第一个制碱厂、第一个硫酸铵厂和第一个民办化学工业研究社,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1914年,范旭东与友人合作,集资5万元,在天津开办“久大”盐业公司。“久大”初创,条件十分困难,处境维艰,范旭东集总经理与公司惟一的工程师于一身,夜以继日地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9 阅读:754 日期:2010/8/31

毛泽东等联挽英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玩弄各种伎俩,屠杀我革命党人。 1939年6月12日,新四军设在湖南平江嘉义的通讯处,被国民党士兵包围得水泄不通。通讯处内,国民党第27军团的要员正与我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涂正坤同志交涉,要他立即前去“商谈抗日紧急事宜”。涂正坤知道来者不善,再看看这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心里便明白了几分,他稍作镇静了一下,大义凛然地向外面走去,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8 阅读:796 日期:2010/8/31

毛泽东挽续范亭联

爱国将军续范亭,1947年9月12日病逝。弥留期间留下遗嘱要求追认为共产党员。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入党要求,并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毛泽东同志亲笔题书挽联,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联云: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7 阅读:766 日期:2010/8/31

毛泽东联挽张淮南

张淮南先生名冲,字以行,浙东乐清县人。早年曾专攻俄文,并赴苏考察过,是国民党中坚持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并在以后真心主张抗战的少数人士之一。他曾与冯玉祥等发起组织中苏文化协会,致力中苏友好。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国民党与周恩来同志一起为国共合作共同相处了5年,做了许多有利于团结抗战的事。1941年8月11日张淮南先生不幸病逝,年仅39岁。当时,毛泽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6 阅读:720 日期:2010/5/20

毛泽东悼母联二副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名七妹。湖南省湘乡县四都棠佳阁人,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贤惠和乐于助人的劳动妇女。她没有念过书,其高风美德却给毛泽东以巨大影响。毛泽东也格外敬重母亲。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由于积劳成疾,53岁即不幸逝世,毛泽东悲痛已极,但当时他正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未能及时奔丧,后来于中秋节时从长沙赶回韶山,并重新祭灵,毛泽东除撰写了414字的《祭母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5 阅读:1436 日期:2010/8/31

毛泽东悼死勉生联

毛泽东一生的人生哲学便是斗争的哲学,他以为一个人终生浑浑噩噩,只图“日食三餐,夜眠七尺”,无所作为,不努力改造旧环境,创造新世界,那就是与草木同腐的庸人。因此,他从小忧国忧民,既长,便立志救国,为革命奋斗终生。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期间,他便决心誓死报国,并常以此勖勉同志和学生。一次,一个学生病死,学校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又抓住这一时机,送一副挽联鼓励师生要立志奋斗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4 阅读:746 日期:2010/8/31

毛泽东悼一师同学

1914年至1918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一师虽然也设了体育课,可是,校方对体育课并不重视,每天上午10分钟的课间操,参加者也寥寥无几。 繁重的课程把同学们的身体压垮了,有一年,竟病死了7个学生。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满,在为死者举行追悼会时,他写了一副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钟操 这副挽联批评了校方忽视体育造成的恶果,也唤起同学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3 阅读:751 日期:2010/8/31

毛泽东悼念易咏畦

1915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的同学、莫逆之友易咏畦因病不幸逝世。毛泽东非常悲痛,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悼念: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涤荡谁氏女,安得辞浮贱! 诗意是讲日俄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只能靠我们这一代执剑杀敌,担当起国家民族兴亡的重任。毛泽东还自撰写了一副悼念挽联。联曰: 胡虏多反复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2 阅读:759 日期:2010/8/31

冯玉祥撰联吊张良

汉相张良囊谋非凡,智勇双全。他先为韩报仇,愤秦皇,于河南阳武城南有博浪沙之壮举。后襄辅汉高祖刘邦伐秦灭楚,奠定天下,乃汉室禀勋首臣。当大功告成之后,刘邦大封功臣,封他数地高官厚禄,他竟辞封3万户,唯要秦岭留坝。 冯玉祥于1914年率部进驻秦岭留坝时,坚至僻静的山林古寺中习文博览,观留坝留侯祠正殿所塑张良泥像,神采非凡,遂激起冯玉祥对张良的崇敬。张相在烽烟消散河清海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99 阅读:771 日期:2010/8/26
408条信息,分41页  每页显示10首页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