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瀚岳国学馆→对联故事

对联

蒋介石挽胡适之联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生,1962年2月因心脏病猝死于台北,享年71岁。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胡适文存》等书,近代著名学者。曾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国民党人“以适之为大圣,以绩溪为上京”,故追悼会上挽联如云。上自总统和军政大员,下至社会名流和学生市民都蜂拥悼念,推崇备至。 蒋介石以“总统”名义送一挽联曰: 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 旧伦理中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98 阅读:1168 日期:2010/8/26

蒋介石挽吴佩孚联

1939年12月,吴佩孚病逝北平(传为日人害死)。消息传至重庆,国民党军政各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当时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也送了署名挽联: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 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上联赞扬他身居敌占区,坚决不投敌,没有当汉奸,算是保持了晚节:下联“大风思猛士”典出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据《史记》载,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97 阅读:986 日期:2010/8/26

李大钊悼孙中山联

1925年3月12日,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李大钊作了一副长达212字的挽联以悼念。 其原文是: 广东是现代史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孓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卿育萌兴于斯:先生挺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心留正气。 中华为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84 阅读:678 日期:2010/8/26

蔡锷病榻痛挽黄兴

袁世凯窃国后,黄兴自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二次革命”。不久,1916年10月,黄兴因戎马奔劳,患胃血管破裂,溘然长逝。当时,也因征战之劳使喉疾加重的蔡锷,正在日本福冈医院就医。他闻知黄兴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在病榻上作了一副挽黄兴的对联: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闻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83 阅读:730 日期:2010/8/26

孙中山挽联评蔡锷

蔡锷是护法战争、再造民国的英雄,可是生命短暂,1916年11月病逝于日本,世人无不为之扼腕叹息。孙中山在挽蔡锷的对联中,把蔡锷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功在东汉的马援: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81 阅读:1259 日期:2010/8/26

何淡如痛悼飞行员

1912年8月25日,一架构造奇特的飞机,在广州市郊区高约120公尺的空中飞行。广州市民都争先恐后观看,大家激动地说:“我们有自己的飞机了!” 凌空驾驶这架飞机的人,就是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冯如。 早在1906年,冯如在美国旧金山,就向华侨提出集资办飞机制造公司的倡议。由于华侨的支持,冯如在奥克兰租到一间厂房,开始研制飞机,经反复试验,都没有成功。但他愈挫愈坚,慨然发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70 阅读:779 日期:2010/8/26

刘师亮自挽联明志

军阀割据时期,以敢于嘲讽时弊著称的刘师亮,自知不为当局所容,性命朝夕难保,便写了这样一副自挽联: 伤时有谐稿,讽世有随刊,借碧血作供献同胞,大呼寰宇人皆醒 清宣无科名,民国无官吏,以自身而笑骂当局,纵死阴司鬼亦雄 上联的:“谐稿”,指讽刺军阀的文章:“随刊”,指他在成都办的《师亮随刊》。下联的“清宣”,指清宣统年间。全联直截了当,申明自己为唤醒民众而不怕迫害,不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67 阅读:738 日期:2010/8/26

刘师亮“吊丧”挽刘湘

1938年,国民党政府四川省主席、军阀刘湘在武汉病死,一时间,其成都府邸吊客盈门。哀之挽之者,送葬礼者,出出入入,倒也热闹。幽默大师刘师亮,也写了两副对联前往“吊丧”。其中有一联曰: 有薪人如丧考妣 那些事要问神仙 “考妣”,即父母。上联是讽刺刘湘的爪牙从此失去了靠山:下联的“神仙”,是影射被刘湘封为军师闹出种种笑话的江湖术士刘从云,也暗示刘湘死因不明(当时有传说是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66 阅读:933 日期:2010/8/26

林则徐联挽关天培

1841年2月26日,虎门失陷,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国捐躯,牺牲时尸体屹立不倒,入殓时面色如生,连英夷也叹服其民族气节。林则徐悲恸不已,在充军途中,亲书挽联一副,挂于江苏淮安“昭忠祠”内关天培神像两侧,联曰: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毁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卖国求荣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和对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关天培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55 阅读:1035 日期:2010/8/26

林则徐沉痛悼王鼎

林则徐因受投降派穆彰阿、琦善等人的攻讦陷害,被革职查办,并谪戍新疆伊犁效力。大学士王鼎愤愤不平,多次上奏本为林则徐辩冤,道光皇帝不准,王鼎气愤不过,写了一道奏章,指责他们嫉贤误国,然后悬梁自尽,以死抗争。道光皇帝宁为了掩人耳目,被迫下诏召回林则徐,再次起用。 林则徐从新疆召回后,于1846年8月起,接替邓廷桢担任了陕西巡抚。期间因病请假两月,专程来到陕西蒲城,一方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154 阅读:729 日期:2010/8/25
408条信息,分41页  每页显示10首页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