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戏嘲张三影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234 阅读:693 日期:2010/8/8
苏东坡戏联友名对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诵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233 阅读:707 日期:2010/8/8
苏东坡面前王琪愧
北宋诗人王琪,年轻时很自负。一日,他到竹园赏玩,见青竹丛丛,枝叶挺秀,便触景生情,写出一副对联: 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王琪感到很得意,便拿给朋友们看。并把它挂在墙上,扬言“有能挑剔一字者,愿以十金相奉。” 三天过去了,没人挑出什么毛病。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动静,王琪更是神气十足。谁知到了第八天晚上,苏东坡前来串门。他看完对联沉吟不语。王琪故作谦逊地说:“久仰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232 阅读:761 日期:2010/8/8
范仲淹自戏食萝卜
北宋时代有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名叫范仲淹。他少年时贫困苦学,每天用粟米煮粥,冻后成糕,把它划分几块,早晚食之,吃的时候用咸萝卜作菜,这就是他著名的“断齑划粥”的故事。他在应天府苦读五年,没有一天是解衣就寐的,每每读书到深夜,若然头晕了,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由于他常常吃粥和咸萝卜佐餐,因此自戏一联曰: 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 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此联惹人发笑的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230 阅读:495 日期:2010/8/8
蒋介石写别字遭讽
蒋介石在南昌大搞“新生活运动”,为了给运动造点声势,还特地请几名外国记者前来参观。30年代的南昌城,民不聊生,那有工夫去讲究卫生。不少人在街上晒衣服,犹如挂万国旗。至于随地吐痰,更是比比皆是。蒋介石为了给记者留下良好的观感,在记者到来之前,连忙给各级官员下了:“严格禁止街上洒衣,不准随地吐谈”的“手谕”。“手谕”中十四个字,竟然有两个别字,众人看了,无不掩口哂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87 阅读:709 日期:2010/5/30
蒋介石的主权零售
1931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中村失踪”,调集“关东军”准备进攻吉林、辽宁。蒋介石命令“避免冲突”。9月18日,日军炮轰沈阳城,蒋又命“绝对抱不抵抗主义”。19日日军占领沈阳,于是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制炮厂以及200架飞机全入日手。五天后,吉林、辽宁全陷日手。三个月后,吉、辽、黑三省200万平方公里领土全为日有。这时蒋介石还说:“时机尚未成熟,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无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86 阅读:664 日期:2010/8/8
张敬尧做生日被驱
旧军阀张敬尧做生日,属官无不争相送礼献寿,有一份寿礼中附了一副“寿联”,署名为“更张”。 意思是更换张敬尧。 民无能名,敬何别于犬马 盗亦有道,尧以传之禹汤 民国年间,湖南督军张敬尧,伙同其弟敬舜、敬禹、敬汤,横行一方,鱼肉百姓。有人乘其祝寿时送此联相讽,为老百姓出气解恨。 “民无能名”,出自《论语》:“大哉,尧之为君也……民无能名焉。”引古语赋予讽意,即“名敬”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61 阅读:527 日期:2010/6/1
一联吓走二个教谕
从前,贵州有两个教谕,一个叫冷超儒,一个叫钱登选,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县学生员。但因他俩都是靠贿赂上司得官,便为读书人所鄙视。有人写了一联,张挂在文庙的大门上: 不读书以超儒,士心皆冷 未通文而登选,人谓有钱 这副对联嵌了二位教谕的姓名,讽刺他俩没有真才实学。他俩看了对联,就托病辞官,躲走他乡了。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42 阅读:458 日期:2010/8/6
叶名琛不抵抗受讽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被革职,充军新疆,清政府派叶名琛任广东巡抚,后升两广总督。任职期间,他不理政务,不察民情,既不与英军谈判,也不备战。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他不作防守,致使广州失陷。据此,有人作一联讽刺道: 不战,不和,不守,古之所无 唔死,唔降,唔走,今也罕有 下联的“唔”,音m,广东方言,同“不”。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7 阅读:496 日期:2010/6/7
李鸿章丧国权受辱
甲午战争以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当时清军将领刘永福镇守台湾,他闻讯后立即组织同胞抗日御侮,展开激烈斗争。当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赞扬刘永福的爱国热忱,斥责李鸿章的卖国行径。对联写道: 卯金,顺写是刘,刘将军镇守台湾,应锡永福 子木,逆书为李,李傅相出卖祖国,当罪鸿章 “刘”是刘的繁写体,此为拆字联。 另外,当时,在老百姓中间
/duilian/coupletStory/show.asp?id=122 阅读:873 日期:2010/8/4
名家对联故事排行
·郭沫若对联故事(27)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
·苏东坡对联故事(24)
·纪晓岚对联故事(17)
·郑板桥对联故事(17)
·乾隆对联故事(16)
·朱元璋对联故事(16)
·毛泽东对联故事(13)
·何淡如对联故事(12)
·林则徐对联故事(12)
·唐伯虎对联故事(10)
·冯玉祥对联故事(9)
·刘师亮对联故事(9)
·解缙对联故事(7)
·李调元对联故事(7)
·周渔璜对联故事(7)
·朱德对联故事(6)
·蔡锷对联故事(5)
·黄庭坚对联故事(5)
·蒋介石对联故事(5)
·欧阳修对联故事(5)
·苏小妹对联故事(5)
·曹雪芹对联故事(4)
·金圣叹对联故事(4)
·李大钊对联故事(4)
·李东阳对联故事(4)
·李鸿章对联故事(4)
·梁章钜对联故事(4)
·陶行知对联故事(4)
·王安石对联故事(4)
·刘伯温对联故事(3)
·蒲松龄对联故事(3)
·王尔烈对联故事(3)